广州城的冬日,没有北地的凛冽,反而带着一种温润而潮湿的沉闷。然而,在城南珠江畔那座最为气派的“粤海商会”会馆内,气氛却如同盛夏的雷雨前般,压抑中翻涌着难以言说的躁动与热切。
会馆正厅,红木桌椅摆放得满满当当。在座的并非官员,而是广州、乃至整个东南沿海最有实力的海商、票号东家、工坊主。他们衣着华贵,或着苏绸,或披杭缎,手指上戴着硕大的玉扳指或镶嵌着南洋宝石的金戒指,但此刻,这些往日里象征着财富与从容的饰物,却似乎无法掩盖他们眉宇间的焦灼与渴望。
空气中弥漫着上等武夷岩茶的香气,却无人细细品味。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位站在厅堂前方,身着簇新宝蓝色绸衫,面带精明笑容的中年人身上。此人姓周,名昌荣,是广州周氏商行的东家,其家族数代经营南洋贸易,消息最为灵通。
“诸位!诸位东家、掌柜!”周昌荣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压下了堂内的窃窃私语,“今日请诸位前来,所为何事,想必大家心中已有几分猜测。”
他环视一圈,看着那一双双骤然亮起的眼睛,不再卖关子:“不错!正是为了那‘大明远洋贸易公司’的筹办事宜!朝廷已然点头,由内帑银行牵头,拿出二百万银元作为官股,剩余三百万银元份额,面向我等民间商贾招募!旨在整合官民之力,开拓更遥远的印度、波斯乃至非洲东海岸市场!”
话音未落,厅内顿时一片哗然!
“果真如此!朝廷这次真是下了血本!”
“二百万官股!内帑银行作保,这信誉是顶了天了!”
“印度!波斯!非洲!老天爷,那得是多大的市场!”
“三百万份额……这要是能吃下一股,往后……”
商人们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们这些人,嗅觉比海上的信天翁还要敏锐。近年来,朝廷经略海洋的决心和力度,他们看得清清楚楚。台湾收复,设立东宁省;南洋舰队马六甲征税,威震西夷;澳洲发现,建立新金陵镇……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昭示着一个全新的、充满无限机遇的大航海时代正在帝国的引领下轰然开启。
以往,他们虽也组织船队下南洋,但面对荷兰、葡萄牙等老牌殖民者的排挤、海盗的威胁以及不确定的航路,风险极大,利润也极不稳定。如今,朝廷竟然愿意放下身段,与民合资,组建如此规模的官督商办公司!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可以借助朝廷的威仪和海军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安全性和底气,去开拓那些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市场!意味着他们可以共享朝廷通过外交、军事手段获取的贸易特权!意味着他们背后,站着整个大明帝国!
“周东家,”一个经营瓷器生意的老板迫不及待地开口,“这股份如何认筹?章程如何?利益如何分配?风险如何共担?”
周昌荣显然早有准备,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印制精美的章程草案,交由下人分发下去。
“诸位请看,章程草案在此。公司设董事会,内帑银行派员任董事长,我等民间股东按股份推举董事。经营由董事会聘任的总理负责,朝廷派员监理。利润嘛,扣除成本、税收及一成公积金后,按股分红!”
“至于风险,”周昌荣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却带着更深的诱惑,“朝廷已默许,南洋舰队会为公司的船队提供必要的护航,尤其是在危险水域。而且,首批开拓印度洋的船队,据说会与海军一支远航训练分队同行!”
护航!与海军同行!
这几个字如同最烈的酒,瞬间点燃了所有商人心中的火焰。这几乎是将最大的风险降到了最低!剩下的,就是搏取那传闻中印度棉布、波斯地毯、非洲象牙和黄金的巨额利润!
“我‘陈记’认五万圆!”
“‘广利源’票号认八万圆!”
“我们三家绸缎庄合伙,认十万圆!”
一时间,认筹之声此起彼伏,仿佛那白花花的银元不是钱,而是通往金山银海的船票。巨大的利益前景,足以让这些精明的商人压下对“与官合作”可能带来的束缚和盘剥的担忧。
就在这热烈的气氛中,会馆二楼的雅间内,气氛却相对冷静。内帑银行广州分号的大掌柜,姓沈,名廷荣,一位穿着朴素青衫、目光内敛的中年人,正静静地透过竹帘,俯瞰着楼下喧嚣的场景。他身边坐着几位显然是内帑银行核心人物和官方背景的代表。
“沈掌柜,看来民间资本,对此事热情很高啊。”一位官方代表微笑道。
沈廷荣轻轻吹了吹茶沫,呷了一口,淡淡道:“资本逐利,天性使然。陛下与朝廷看到了更远的海岸线,嗅到了更浓郁的利润,他们自然闻风而动。内帑银行拿出二百万,不仅是真金白银,更是皇家信誉,是给他们的定心丸。”
他放下茶杯,目光深邃:“组建此公司,非仅为牟利。更重要的是,借此将散乱的民间海外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以国家意志为导向。否则,任由他们自行其是,为了利润相互倾轧,甚至与西夷勾结,反而会扰乱陛下的南洋大计。如今,利益捆绑,章程约束,他们赚得越多,朝廷的海外根基就越稳,海军开拓的步伐就能迈得更大、更远。”
“只是,如此一来,民间资本势力恐会坐大……”另一人略有担忧。
沈廷荣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坐大?他们的一切,都系于帝国的战舰和律法之上。内帑银行控股,朝廷派员监理,海军掌握航路。他们是在帝国的框架内赚钱,是为帝国的扩张出力。这非养虎为患,而是……驱狼逐鹿。”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楼下那些激动不已的商人,仿佛在看一群即将为帝国开疆拓土、却又被无形缰绳牵引着的骏马。
“资本的躁动,需要引导,也需要枷锁。而这公司与章程,便是最好的引导与枷锁。”
楼下,认筹的热情仍在持续。一张张代表着巨额财富的银元券被承诺投入,一个庞然大物般的商业帝国正在资本的狂欢中孕育。它即将扬起的风帆,不仅承载着商人们的黄金梦,更承载着大明帝国那席卷四海、布武寰宇的雄心。
远洋贸易公司的雏形,就在这广州城湿热的空气与资本灼热的喘息中,悄然定格。帝国的力量,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与民间的活力深度融合,共同驶向那未知而广阔的深蓝。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