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的极致,体能的碾压,如同两块沉重的巨石,在新兵连的池塘里激起了滔天巨浪。姜青白这个名字,不再仅仅是一个代号,它开始与“不可思议”、“怪物”、“标杆”这些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挑战并未结束,或者说,真正的、全方位的锤炼才刚刚开始。
当《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这三大厚本子被分发到每个新兵手中时,一种新的、令人头皮发麻的绝望感开始蔓延。密密麻麻的铅字,枯燥繁复的条款,仿佛一座文字构筑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一周后,条令条例考核!”赵铁柱的声音没有任何波澜,仿佛在宣布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闭卷考试!九十分及格,九十五分良好,九十八分优秀!错一个字,扣零点五分!”
底下顿时一片哀鸿。
“我的妈呀,这么厚,怎么背?”
“我一看字就头晕……”
“杀了我吧,这比跑五公里还难受!”
刘小慧捧着比她脸还大的条令本,眼泪又开始在眼眶里打转。李红兵烦躁地抓了抓短发,嘴里不干不净地嘟囔着。
在这个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年代,对于许多来自农村、可能只念过几年书的新兵来说,背诵这些佶屈聱牙的条文,其痛苦程度丝毫不亚于武装越野。这是对记忆力、耐心和意志力的又一重考验。
然而,当所有人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那个创造了两次“奇迹”的姜青白时,却惊讶地发现,她正平静地、甚至可以说是饶有兴致地快速翻阅着那本《内务条令》。她的手指在书页上轻快地滑动,目光专注地扫过一行行文字,速度快得令人眼花缭乱,不像是在背诵,更像是在……扫描?
她难道不觉得难吗?众人心中充满了疑问。
姜青白确实不觉得难。前世的特种训练,需要记忆的地图、数据、行动方案、目标信息浩如烟海,其复杂和精细程度远超这几本条令。强大的精神力和被灵泉空间微弱提升后的脑力,让她拥有了近乎过目不忘的能力。这些条令在她眼中,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条条需要理解和掌握的规则、一种融入骨髓的纪律素养。
她翻阅的速度极快,并非漫无目的。她在快速建立框架,理解条令的内在逻辑和分类。哪些是日常行为规范,哪些是奖惩依据,哪些是队列动作标准……她的大脑像一台高效的计算机,快速地进行着分类、归档和存储。
晚上,熄灯号吹响后,宿舍里依旧响起了窸窸窣窣的翻书声和压低声音的背诵声。手电筒的光束在黑暗中微弱地亮起,映照着一张张疲惫而焦虑的脸。
姜青白却准时躺下,闭上了眼睛。她并非不努力,而是在利用另一种方式——在脑海中,如同放电影一般,清晰地“回放”白天看过的所有内容,进行巩固和深化记忆。这种精神层面的“复习”,比低效的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天,训练间隙,别人都在抓紧时间休息,捶打酸痛的手臂大腿,姜青白却会拿出条令本,针对性地翻阅某些容易混淆的细节条款。她的专注,与周围瘫倒一片的景象格格不入。
赵铁柱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对姜青白的体能和内务无话可说,但对于条令考核,他持保留态度。记忆力这东西,很多时候靠的是天赋和基础,他不相信有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全掌握这三本厚得像砖头一样的条令。
一周时间,转瞬即逝。
考核在临时布置成考场的食堂进行。气氛肃穆,桌椅被拉开距离,每个座位上都放着一张密密麻麻的试卷。监考的除了赵铁柱,还有连部的文书。
“考核时间,九十分钟!现在开始答题!”
命令一下,只听见一片哗啦啦翻动试卷和急促的呼吸声。新兵们埋头疾书,脸上大多带着痛苦和不确定的神情。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题目覆盖了三大条令的方方面面,细节抠得极其严苛。
姜青白拿到试卷,快速浏览了一遍。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上扬。所有题目,答案都清晰地印在她的脑海里。
她没有立刻动笔,而是先闭目养神了半分钟,将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然后,她才拿起笔,开始答题。
“沙沙沙……”
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她这里变得异常流畅而稳定,几乎没有停顿。她不需要思考,答案如同早已准备好的程序,直接从脑海中输出到笔端。字迹算不上多么漂亮,但极其工整、清晰,带着一种冷静的力量。
填空题,一字不差;选择题,精准无误;判断题,理由充分;简答题,条理清晰,甚至比标准答案的表述还要严谨周全。
她答题的速度快得惊人。当别人还在为前半张试卷绞尽脑汁时,她已经翻页开始回答后面的简答题了。
监考的文书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走到她身边,低头看着她的试卷。越看,眼睛瞪得越大,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赵铁柱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异常,他皱着眉头走了过来。当他看到姜青白那几乎写满正确答案、工整得不像话的试卷时,他的瞳孔猛地收缩。
这怎么可能?!就算是让他们这些老兵来考,也不敢说能答得如此流畅准确!
时间刚过去四十分钟,姜青白已经放下了笔,仔细检查了一遍姓名和单位,然后平静地举起了手。
“报告!”
整个考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所有人都愣住了,这才多久?她就做完了?!
赵铁柱沉着脸走过去:“什么事?”
“报告班长,我答完了,申请交卷。”
考场里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答完了?这才一半时间!
赵铁柱拿起她的试卷,快速扫视着。越是看下去,他的脸色就越是凝重,到最后,甚至带上了一丝骇然。全对!至少他目光所及之处,找不到任何错误!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沉声道:“坐着等结束!不许影响他人!”
“是。”姜青白依言坐下,腰背挺直,目光平视前方,不再看试卷一眼,仿佛刚才那场考核与她无关。
这种绝对的自信和淡然,给考场里的其他新兵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人开始额头冒汗,有人手抖得写不出字。
考核时间结束,试卷被收走。新兵们如同经历了一场大战,个个面色苍白,唉声叹气。
“完了,我好多都不会……”
“那个简答题,我根本记不清原话……”
赵铁柱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拿着那叠试卷,尤其是姜青白的那一份,面色凝重地离开了。
批改工作在连部紧张进行。结果很快出来。
当赵铁柱拿着成绩单再次站在队伍前时,他的表情复杂到了极点。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姜青白身上。
“现在公布条令考核成绩。”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及格率,百分之六十五。良好率,百分之二十。优秀率……”
他顿了顿,仿佛需要积蓄力量才能念出那个名字和数字:
“只有一个人。姜青白,一百分。”
“轰!”
队伍彻底炸开了锅!一百分?!在如此严苛的扣分标准下,拿到一百分?!这意味着她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错!
“肃静!”赵铁柱一声怒吼,压下骚动。他盯着姜青白,眼神锐利如刀,“列兵姜青白,出列!”
“是!”姜青白向前一步。
赵铁柱拿起一本《纪律条令》,随手翻开一页,沉声问道:“第三章,第二十一条,内容是什么?”
这是现场抽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姜青白没有任何犹豫,口齿清晰,声音平稳地开始背诵,一字不差,甚至连条款的序号和标点停顿都精准无比。
赵铁柱又连续翻了几页,问了几个极其冷僻的条款。姜青白对答如流,仿佛那本条令就摊开在她眼前。
现场一片死寂。只剩下姜青白清晰而冷静的背诵声,和赵铁柱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突然,赵铁柱合上条令本,盯着姜青白,问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问题:“把《内务条令》中关于‘军人相互关系’的条款,从后往前,倒着背给我听!”
倒背?!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这怎么可能?!这已经不是考核,这简直是刁难!
然而,姜青白只是微微怔了一下,随即眼神恢复了平静。她闭上眼睛,似乎在脑海中调取信息。几秒钟后,她睁开眼,开始以一种独特的、逆向的逻辑,清晰而准确地将那些条款倒着背诵出来!
虽然听起来有些别扭,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与原条款严丝合缝!
当她背诵完最后一句,整个操场,陷入了彻底的、死一般的寂静。
落针可闻。
赵铁柱手中的条令本,“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他浑然未觉,只是死死地盯着姜青白,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个从外星来的生物。
良久,他才仿佛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沙哑和颤抖,缓缓地、一字一顿地说道:
“姜青白……你,就是个……条令库!”
从此,“活条令”、“行走的条令库”成了姜青白在新兵连的又一个标签。
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严谨到极致的态度。
新兵连的女王,在知识的战场上,同样展现出了无可匹敌的锋芒。她的形象,在新兵们心中,变得更加深不可测,也更加令人敬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特种女兵在七零:开局搬空仇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