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大院里的梧桐树又吐新芽,姚玉玲的心也如同这萌动的春色,再难平静。
周末的午后,她独自坐在铁路局阅览室,翻看着最新的《南方日报》。深市经济特区的报道占据了大半个版面,那里高楼拔地而起,服装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她纤细的手指轻轻划过报纸上“时装”“外资”“经济特区”这些充满诱惑的字眼,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光芒。
“玲儿,看什么这么入神?”汪新推门进来,将一网兜苹果放在桌上。
姚玉玲抬头,眼中带着少有的兴奋:“汪新,你看深市的发展多快。听说那边一条街上就有十几家服装厂,生产的衣服都出口到国外呢。”
汪新拿起报纸扫了一眼,眉头微皱:“那么远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你现在的工作不是挺好吗?铁路广播员,多少人羡慕不来。”
“可是我不想过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姚玉玲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轰鸣而过的火车,“你知道吗?每次听到火车的声音,我都在想,它们驶向的远方是什么样子。”
当晚,姚玉玲辗转难眠。她想起了前世模糊的记忆中,这个年代南下经商的人后来都获得了巨大成功。而她脑海中那些来自系统的现代服装设计知识和经营理念,更是像种子一样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第二天一早,她直接去了供销社。马燕正无精打采地称着咸菜,见她来了才露出笑容:“玉玲姐,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燕儿,你想一辈子卖咸菜吗?”姚玉玲开门见山。
马燕愣住了,苦笑着摇摇头:“可我不卖咸菜能干什么?我妈身体刚好,家里还需要钱...”
姚玉玲握住她的手:“如果我说,有一个机会能让我们改变命运,你愿意跟我一起闯吗?”
马燕睁大眼睛:“什么机会?”
“去深市,做服装生意。”姚玉玲压低声音,“我设计,你经营,我们一定能成功。”
马燕的手微微发抖:“可是...那么远的地方,就我们两个姑娘家...”
“时代不同了,燕儿。”姚玉玲目光坚定,“现在的深市,到处都是机会。我已经想好了,先辞职,用积蓄进一批货试水。等站稳脚跟,就开自己的服装店。”
马燕咬着嘴唇,显然内心挣扎。卖咸菜的生活确实不是她想要的,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看着来来往往的顾客,她常常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像这咸菜一样,被腌渍在狭小的坛子里。
“让我...考虑考虑。”她最终说。
姚玉玲知道这事急不得,便点点头:“好,我等你消息。”
接下来的日子,姚玉玲开始悄悄准备。她利用业余时间画设计图,那些来自系统的现代审美让她笔下的服装款式新颖别致。她还特意去了几趟省城的百货商场,了解当下的流行趋势和价格。
一周后,姚玉玲正式向铁路局提交了辞职信。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在整个铁路大院掀起了轩然大波。
“玉玲,你疯了?”汪新第一次对她发了火,“好好的铁饭碗不要,非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冒险!”
“汪新,这是我深思熟虑的决定。”姚玉玲平静地看着他,“我知道你担心我,但我真的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最让人意外的是,老站长并没有强烈反对。他抽着烟,良久才说:“玉玲啊,我早就看出你不是池中之物。既然你有这个决心,就去闯一闯吧。铁路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而马燕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做出了决定。那天傍晚,她红着眼睛来到姚玉玲的宿舍:“玉玲姐,我想好了。我跟你去!”
“你妈妈同意了吗?”姚玉玲关切地问。
“起初不同意,后来我说服了她。”马燕抹了抹眼角,“我说,我不想一辈子困在这个小地方,像妈妈一样过着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
两个姑娘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仿佛已经看到了南方那片充满希望的天空。
临行前的晚上,汪新来找姚玉玲。月光下,这个一向坚毅的乘警眼中满是不舍:“玉玲,一定要去吗?”
姚玉玲靠在他肩上:“汪新,这不是一时冲动。我有预感,这个时代正在发生巨变,如果现在不去抓住机会,我会后悔一辈子的。”
“那我等你。”汪新轻声说,“无论你在哪里,我的心都跟你在一起。”
第二天清晨,火车站台上挤满了送行的人。姚玉玲和马燕提着简单的行李,即将踏上南下的列车。
王素芳拉着女儿的手千叮万嘱,马魁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担忧。汪新则将一个小布包塞到姚玉玲手里:“打开看看。”
里面是一本存折和一些全国粮票。
“这是我所有的积蓄,你拿着当本钱。”汪新说,“要是不够,就打电话回来。”
姚玉玲的眼眶湿润了。她紧紧抱住汪新,在他耳边轻声道:“等我回来,我们就结婚。”
汽笛长鸣,列车缓缓启动。姚玉玲和马燕从车窗探出身,向送行的人们挥手告别。
当宁阳站的轮廓渐渐消失在视野中时,姚玉玲转过身,对马燕露出坚定的笑容:“走吧,我们的新生活开始了。”
南下的列车呼啸向前,载着两个姑娘的梦想,驶向那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南方城市。而姚玉玲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徙,更是一个时代的开始,是属于她们的黄金时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综影视:女配的千层套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