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市的天空似乎比宁阳更高,阳光也更烈。姚玉玲和马燕提着大包小包走出火车站,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高耸的吊塔随处可见,新建的楼宇拔地而起,街上行人步履匆匆,穿着打扮远比北方时髦。到处都是施工的轰鸣声和小贩的吆喝声,整个城市仿佛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
“玉玲姐,这里...和宁阳完全不一样。”马燕紧抓着行李,眼中既有不安又有兴奋。
姚玉玲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海风的咸味和机会的味道:“这就是未来的样子,燕儿。我们来得正是时候。”
她们在距离批发市场不远的老街区租了一间小房子,只有十平米,却要价不菲。安顿下来的第二天,姚玉玲就拉着马燕去了着名的东门市场。
市场里人山人海,各式各样的服装摊位琳琅满目。马燕看得眼花缭乱,姚玉玲却敏锐地注意到,很多款式在宁阳根本见不到。
“阿姨,这件衬衫怎么拿货?”姚玉玲用生硬的粤语问一个摊位老板。
老板瞥了她一眼,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回答:“北妹啊?这件五块,拿十件以上四块五。”
姚玉玲仔细检查着衬衫的做工,心里飞快计算:这样的衬衫在宁阳能卖到八块甚至十块。
第一天,她们用带来的所有本钱,批发了三十件衬衫和二十条裙子,又买了两个简易的折叠架。
次日清晨四点,两人就拖着货物来到一个人流量较大的街角。刚摆开摊子,就有一个戴红袖章的人过来收费。
“管理费,两块。”
马燕心疼地交钱,小声嘀咕:“这还没开张呢就先交钱。”
但姚玉玲的设计眼光很快得到了验证。她挑选的款式新颖别致,刚摆上就吸引了不少年轻女孩。不到中午,带来的货物就卖出了一大半。
“玉玲姐,我们赚了整整五十块!”马燕数着皱巴巴的钞票,手都在发抖。这相当于她在供销社一个月的工资。
姚玉玲却并不满足。她观察着来往的行人,发现深市年轻人对时尚的接受度远高于北方,但市场上的款式仍然相对单一。
晚上回到出租屋,她拿出素描本,开始画设计图。系统赋予她的审美和能力在这一刻充分发挥——她将北方的简洁大方与南方的精致时髦相结合,设计出十几款独具特色的服装。
“可是我们找谁做这些衣服呢?”马燕看着精美的设计图,发愁地问。
第二天,姚玉玲打听到一家小型服装厂的位置。厂老板是个精瘦的广东人,起初对这两个北方姑娘不以为然。
“我们厂只接大订单,最少一百件起做。”
姚玉玲不慌不忙地拿出设计图:“老板,您先看看我们的设计。如果卖得好,后续订单绝不会少。”
老板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随即睁大了眼睛。这些设计既符合潮流又有独特之处,远超市面上的一般款式。
“这些是你们设计的?”他态度明显转变。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老板终于同意先小批量生产三十件试水。姚玉玲预付了定金,这是她们摆摊赚来的大部分利润。
“玉玲姐,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回去的路上,马燕忧心忡忡。
“相信我。”姚玉玲目光坚定,“我们要做就做和别人不一样的。”
事实证明姚玉玲的判断是正确的。这批独家设计的服装一上市,立即引起了抢购。一个时髦的年轻女孩甚至直接预订了五件,说要送给姐妹。
“你们从哪里进的货?太漂亮了!”不断有人打听。
姚玉玲和马燕相视一笑,守口如瓶。这是她们的商业机密。
随着生意越做越红火,她们不再摆地摊,而是在东门市场租了一个小摊位,每月租金高达一百元。马燕起初心疼得直咂嘴,姚玉玲却毫不犹豫地签了合同。
“位置就是客流,客流就是金钱。”
更让马燕佩服的是,姚玉玲不仅会设计,还特别会经营。她推出了“会员制”,老顾客可以享受折扣;她还别出心裁地提供免费修改服务,吸引了不少注重合身的顾客。
三个月后,她们的摊位已经成为东门市场小有名气的“北方妹精品店”。姚玉玲负责设计和选货,马燕则发挥她在供销社练就的本事,把账目管理得清清楚楚。
一天晚上,两人在租住的小屋里数着当天的收入。马燕突然红了眼眶:“玉玲姐,你知道吗?在宁阳卖咸菜的时候,我从来不敢想象自己能赚这么多钱。”
姚玉玲拍拍她的肩:“这才刚刚开始。我打算下个月去广州看看,听说那边的布料市场更大,款式更新颖。”
“我跟你一起去!”马燕毫不犹豫地说。
窗外,深市的夜景灯火辉煌。两个从北方来的姑娘,在这片热土上扎下了根。她们不知道的是,远在宁阳的汪新,刚刚寄出了一封厚厚的信,信中除了思念,还有他即将南下的好消息——他调岗刑警的通知已经下达,并且就在深市!。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综影视:女配的千层套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