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染料的试制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但关茵茵清楚,光是埋头苦干还不够。
周永昌在商业上打压她,在舆论上污蔑她,她必须双管齐下,不能坐以待毙。
这天早上,田明喜气冲冲地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攥着一张本地的《商报》。
“二嫂!你快看!周永昌这个老不要脸的,在报纸上胡说八道!”
关茵茵接过报纸,在第二版一个不起眼的位置,看到了一篇题为《警惕‘乡土风情’背后的粗制滥造》的评论文章。
文章没有直接点名“茵岳工坊”,但通篇都在影射某些来自乡村的“土牌子”,用料低劣、工艺粗糙,打着情怀的幌子欺骗省城消费者。
“这分明就是在说我们!”田明喜气得眼圈都红了,“他凭什么这么污蔑我们!我们的东西明明那么好!”
店里的其他店员也看到了报纸,一时间议论纷纷,气氛有些低落。
关茵茵快速扫完全文,脸上却不见怒色,反而露出一丝冷笑。
“慌什么?”她将报纸随手放在桌上,“他周永昌也就这点本事了。正面竞争不过,就玩这种下三滥的阴招。”
“可是二嫂,他这么一写,不明真相的客人看了,肯定会对我们有看法啊!”一个年轻的店员担忧地说。
关茵茵环视一圈,目光沉稳:
“他说我们粗制滥造,我们就粗制滥造了?客人是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实际体验来评判的。”
“不过……”她话锋一转,眼中闪过锐利的光,“他既然把战场开辟到报纸上,我们也不能不接招。”
她沉思片刻,一个大胆的计划在脑中成型。
“明喜,你去把我之前让你收好的那些资料拿来。还有,把咱们第一批顾客的感谢信和回购记录也找出来。”
“二嫂,你要干嘛?”田明喜不解。
“他周永昌想用报纸黑我们,”关茵茵嘴角一勾,“我们就借报纸的力,好好讲一讲我们‘茵岳’自己的故事!”
她记得,之前来店里采访过的一位姓李的年轻记者,对“茵岳”背后乡村女性创业的故事很感兴趣,还留了联系方式。
关茵茵找出那张名片,深吸一口气,拨通了电话。
“喂,李记者吗?您好,我是‘茵岳工坊’的关茵茵。对,有点事想麻烦您……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做一个关于我们工坊更深入的报道?”
电话那头,李记者似乎有些犹豫:“关老板,不瞒您说,今天《商报》那篇文章我也看到了……这个时候做报道,可能……”
关茵茵立刻接话,语气诚恳又不失力量:
“李记者,正因为有人误解,我们才更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不想辩解什么,我们只想讲述事实——讲述田家村的妇女们,是如何从灶台边走出来,用自己一双勤劳的手,一点点把山里的野花、地里的藤条,变成能养活家人、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美工艺品。”
“我们想讲述,传统手艺在新时代,是如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真挚的情感:
“李记者,这不仅仅是我们一家店的故事,这可能是很多像我们一样的乡村创业者,正在经历的故事。”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李记者再开口时,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兴趣:“关老板,您说的很有道理。这样,我下午有空,方便去您店里和工坊详细聊聊吗?”
“当然方便!热烈欢迎!”关茵茵心中一定。
下午,李记者如约而至。
关茵茵没有刻意粉饰,她带着李记者参观了略显简陋但井然有序的工坊,让她亲眼看到女工们是如何一丝不苟地编织、染色。
她拿出了田明喜整理好的资料——从最初在镇上摆摊的照片,到后来开店的设计图,再到顾客那些字迹稚嫩却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她讲述了田明雪如何从被逼嫁的困境中走出,成为独当一面的设计师;讲述了田明喜如何对抗骚扰,建立起妇女互助联盟;也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人人唾弃的“恶媳”,在家人和乡亲们的支持下,一步步走到今天。
她没有回避遇到的困难,包括眼下原料被掐、舆论被污蔑的困境。
“我们确实很难,”关茵茵看着李记者,眼神清澈而坚定,“但我们从没想过放弃,也没想过用劣质原料降低成本。因为我们相信,真诚和品质,才是能走得更远的东西。”
李记者被深深打动了。
她看到的不是一个精明的商人,而是一群在困境中挣扎、却始终怀抱希望和尊严的鲜活的人。
几天后,在李记者的大力推动下,省城发行量更大的《都市快讯》在生活版头条,刊登了一篇长篇通讯——
《“茵岳”花开:乡村姐妹的指尖传奇》
文章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家村女工们的奋斗群像,讲述了“茵岳工坊”背后充满泪水和欢笑的真实故事。
文章最后写道:“……当我们在都市里谈论消费升级、谈论品质生活时,请不要忘记,在遥远的乡村,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用最质朴的初心和最灵巧的双手,为我们编织着另一种关于美好生活的可能。她们的坚韧与智慧,她们的汗水与笑容,本身就构成了产品最动人的‘情怀’与无可替代的‘品质’。”
这篇报道一出,瞬间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原来‘茵岳’背后有这么感人的故事!”
“我就说嘛,他家的东西摸上去就不一样,是有温度的!”
“那个周永昌太可恶了,自己东西不行就污蔑别人!”
“走,去‘茵岳’买东西,支持这些乡村姐妹!”
原本因为《商报》文章而对“茵岳”产生疑虑的顾客,不仅疑虑尽消,反而因为这篇报道,对“茵岳”产生了更深的好感和认同感。
“茵岳工坊”的客流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
店里人头攒动,许多顾客指名要买报道中提到的那些“有故事”的产品。
田明喜和店员们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洋溢着兴奋和自豪的笑容。
关茵茵站在柜台后,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轻轻吐出一口气。
这一局,她赢了。
赢得漂亮!
【系统吐槽:漂亮!宿主!这一手借力打力、化危为机玩得溜啊!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引导舆论,你这格局和手段,越来越有商业女大佬那味儿了!本系统深感欣慰!】
这时,桌上的电话响了。
是田铭岳打来的。
“茵茵,我在省城一个朋友那里看到《都市快讯》了!”他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骄傲,“写得太好了!现在全村都知道了,大家伙儿都可振奋了!”
关茵茵听着丈夫的话,看着店里熙熙攘攘的顾客,脸上终于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轻松而真心的笑容。
“铭岳,这只是开始。”
“等着看吧,好戏还在后头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恶媳罢工后全家都慌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