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发往新加坡的货物在经历了清关波折后,终于艰难地摆上了指定高端超市的“亚洲食品”专区货架,以及登陆了合作电商平台的页面。然而,攻克了法规与物流的“硬礁石”,并不意味着就此一帆风顺。真正的考验——市场的认可,如同变幻莫测的海上潮汐,开始显现其力量。
初期的销售数据,如同退潮后裸露的沙滩,带着一丝令人不安的平静。线下渠道反馈,问津者寥寥,偶尔有顾客拿起那瓶标价不菲的“五年陈”端详,又多半在看了看价格后轻轻放下。线上平台的点击量和咨询量尚可,但转化率远低于国内同期水平。负责新加坡市场线上运营的同事有些沮丧地汇报:“消费者似乎对我们品牌缺乏认知,对价格的敏感度也比预想的高。”
林薇团队精心准备的、强调“匠心”与“古法”的品牌故事内容,在本地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数据不温不火。反馈显示,一部分当地华人消费者认可其“老字号”背景,但更年轻的群体和马来裔、印度裔消费者则普遍感觉“距离感太强”,“不太明白为什么一瓶酱油要卖这么贵”。
赵副总那边也遇到了新问题。新加坡的渠道商在经历了清关延迟后,耐心本就有限,眼见动销缓慢,开始委婉地提出降低进货频率、或者要求“高记”提供更大力度的促销支持。“他们更习惯推销那些已经有知名度的国际大牌或者性价比高的本地品牌,”赵副总拧着眉头,“我们的品牌溢价,在这里还立不住。”
出海的第一个样板市场,似乎陷入了僵局。高辉的办公室里,气氛再次凝重起来。质疑的声音隐约再现:是否对海外市场过于乐观?投入是否值得?
高辉没有让焦虑主导决策。他再次召集核心团队,但这次会议的主题不是问责,而是“深度复盘与快速迭代”。
“我们犯了一个错误,”韩东首先自我剖析,“我们下意识地把国内验证成功的品牌叙事和产品逻辑,直接平移到了新加坡。但这里的市场生态和消费者心智完全不同。我们的‘匠心’和‘古法’,需要找到与本地生活更紧密的连接点。”
林薇点头认同:“是的。我们之前的传播,有点‘自说自话’。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潜入’本地市场,理解他们的厨房习惯、饮食场景和情感诉求。或许,‘高记’不应该只是一个来自中国的‘老字号’,更应该成为一个能融入他们日常生活的‘风味解决方案提供者’。”
马明远从产品角度提出建议:“那款‘鲜萃蒸鱼酱油’反馈相对较好,说明口味本地化是正确方向。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与新加坡当地知名的美食家或厨师合作,开发几款更具本土特色的联名产品或食谱,用他们熟悉和信任的KoL(关键意见领袖)来为我们背书?”
姜云则从数据层面给出建议:“我们可以加大对本地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用户评论的监测与分析,抓取他们讨论调味品时的高频词汇和关注点,实时调整我们的沟通策略和产品卖点。”
高辉综合了所有人的意见,做出了新的部署:
“第一,转变沟通策略。 林薇,暂时减少宏大叙事,聚焦‘场景化’沟通。制作一系列短视频,展示‘高记’酱油如何制作新加坡国民美食如海南鸡饭、肉骨茶、叻沙等,让产品价值在熟悉的场景中自然呈现。同时,积极寻找与本地有影响力的美食博主、家庭主妇KoL合作,进行体验式推广。”
“第二,加速产品微创新。 明远,立即基于现有反馈,研发一款口味更清淡、更适合沙拉凉拌的酱油,以及一款小包装、低价格的‘尝鲜组合装’,降低初次尝试的门槛。”
“第三,渠道精耕与赋能。 老赵,不要急于铺开,集中资源服务好现有的几家核心渠道。派专人驻场,对超市促销员进行产品知识培训,组织小型的现场品鉴活动。让渠道伙伴看到我们的诚意和努力。”
“第四,建立敏捷反应机制。 韩东、姜云,搭建一个新加坡市场的实时数据看板,销售、舆情、竞品动态每日更新。我们要具备根据市场反馈快速调整战术的能力。”
战略调整的指令迅速下达。“高记”的海外团队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再执着于“高举高打”,而是开始了更接地气的“精耕细作”。
林薇团队制作的“海南鸡饭的灵魂酱汁”短视频,由一位亲切的新加坡本地妈妈出镜,获得了不错的本地传播。小包装“尝鲜组合”上线后,线上转化率有了明显提升。线下品鉴活动中,许多消费者在亲自品尝后,对“五年陈”的醇厚风味表示惊讶和认可……
销售数据依然没有爆发式增长,但那条原本近乎水平的曲线,开始有了极其缓慢、但却坚定的抬头趋势。更重要的是,团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从初期的受挫和迷茫,转变为正视困难、积极寻求方法的务实与坚韧。
高辉看着最新的周报,上面显示线上复购率有了小幅提升。他对身边的沈韵(长河资本代表)说:“看来,出海这门课,我们还得慢慢修。不能指望一次潮汐就抵达彼岸,要学会在潮起潮落间,调整帆向,积蓄力量。”
沈韵微笑回应:“能在第一块市场就遇到并正视这些问题,是好事。真正的全球化公司,都是在这样的磕绊中成长起来的。重要的是,你们展现了学习和迭代的能力。”
“高记”的出海航船,在经历了最初的搁浅险情后,正调整姿态,小心翼翼地驾驭着陌生的潮汐,向着市场的深处,缓缓驶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赎的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