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正值夏至。
正是:
“《江城子·夏至》
荷风暗渡月盈窗。簟纹凉,啜茶香。
竹影筛星、碎玉溅横塘。忽有蛙声衔露起,惊梦破,曳萤光。
浮生半日借云藏。暑难降,又何妨?
蝉蜕空枝、羽化入沧浪。万顷冰壶斟北斗,心洗澈,即仙乡。”
天刚蒙蒙亮,汴京城外的麦田便已是一片金黄。
晨风轻轻拂过麦浪,泛起层层涟漪,仿佛大地在轻声细语。
远处传来低沉的号角声,五千名虎翼营将士整齐列阵于麦田边缘。
宗泽站在高台之上,银须在风中微微飘动,目光炯炯有神。他抬手用力一挥,声音沉稳而有力:“开镰!”
刹那间,五千将士如潮水般涌入麦田。
镰刀挥舞不停,麦秆纷纷应声倒下,整齐的割麦声如战鼓般在田野上响彻。
虎翼营的士兵都是精锐之士,动作迅速如风,不过半天时间,汴京城外的麦田就已收割过半。
沈青河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这浩大的收割场景,心中略微安定了些。
她转头对身旁的陈希说道:“传令下去,所有收割好的麦子,立刻装车。”
陈希点头示意,转身快步离去。
没过多久,数千辆早已准备好的粮车缓缓驶入田间,士兵们手脚麻利地将成捆的麦穗搬上车。
然而,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斥候快马加鞭飞驰而来,翻身下马后,单膝跪地禀报道:“报!杜充派兵封锁了北面官道,宣称是奉朝廷之命征调新麦!”
沈青河眉头紧皱,冷冷说道:“果然来了。”
……
三日后,烈日无情地炙烤着汴京城的青石板。
新收的麦粒还留存着田野的余温,就被一车又一车运往城北的屯粮仓。
杜充带着亲兵策马匆匆赶来,望着仓前堆积如山的粮袋,他眼中不禁闪过一丝贪婪,大声下令:“好!立刻调两千精兵,把粮仓给我围得死死的!”
士兵们迅速行动,整齐列阵,长枪林立,将屯粮仓围得水泄不通。
杜充抚着腰间的玉带,得意洋洋地对身旁幕僚笑道:“沈青河这丫头,到底还是太嫩了。这些粮食进了我的仓,就算长了翅膀也别想飞走……”
话音刚落,粮仓檐角突然惊起一群麻雀,扑棱棱地飞向天际。
就在这时,沈青河策马缓缓前行。
“杜大人。”她在杜充面前勒住马,伸手从怀中取出一道绢帛,“奉宗帅将令,需调拨三千虎翼营精锐及一千五百名女子弩箭营,即刻开赴前线。”
杜充眯起眼睛,接过调令,仔细地端详起来。
看到那方朱红的官家私印时,他的眉头微微不可察觉地跳动了一下,随后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既然是官家的旨意,本官自然遵从。”
他转身对身旁的副将挥了挥手,吩咐道:“去,传令!让虎翼营集结。”接着又对沈青河拱手说道:“姑娘请自便,本官还要看守粮仓,重任在肩,恕不远送了。”
沈青河嘴角微微上扬,目光扫过那些被重兵把守的粮仓,意味深长地说道:“杜大人如此尽忠职守,实在令人钦佩。只是……”她突然压低声音:“听闻金人细作近日在城中活动频繁,大人可要当心粮仓安全。”
杜充脸色瞬间一变,正要开口说话,却见沈青河已经调转马头,扬长而去。
等沈青河走远,杜充立刻沉下脸,大声下令:“加派双倍人手看守粮仓!一只苍蝇都不许放进去!”
子夜时分,乌云如墨,将月光严严实实地遮蔽。
粮仓四周一片昏暗,唯有杜充亲兵手中那摇晃的火把,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光芒。
陈希悄然蹲在粮仓角落,动作轻缓地掀开一块青石板,下方顿时露出一个黑洞洞的地道入口。
他迅速打了个手势,刹那间,数百名虎翼营精锐如同鬼魅般从阴影中现身,紧接着依次从地道中鱼贯而出。
同一时刻,各个粮仓下方的地道口纷纷被打开,一袋袋粮食顺着滑索,悄无声息地坠入地道。
士兵们两两一组,以“接力传运”的方式,争分夺秒地将麦袋飞速传递到地道口。
粮仓外,一名亲兵警觉地竖起耳朵,而后伸手摇醒了身旁正熟睡的守仓官。
“大人,仓里好像有老鼠……”
“混账!滚一边去!”
那守仓官被吵醒,气恼不已,猛地一脚踹过去,“老子守的是粮食,可不是来抓耗子的!”
他浑然不觉,地下正传来细微的震动,那正是麦子滑入地道所发出的闷响。
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西墙角那尊杜充亲自请来的“镇仓石虎”,恰好是地道出口的巧妙伪装。
……
东方泛起鱼肚白,天色渐亮时,杜充满心得意地推开仓门。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瞬间呆立当场——粮仓内空空如也,一粒粮食都不见踪影。
他怒不可遏,一把揪住守仓官,声嘶力竭地吼道:“粮食呢?!”守仓官双腿发软,直接瘫软在地……
就在此时,朱仙镇外的官道上,扬起了一片遮天蔽日的尘烟。
沈青河身着一袭青衫,英姿飒爽地策马行在队伍最前方。
在她身后,是绵延数里的庞大车队:三千虎翼营精锐神情警惕,押送着满载新麦的骡车,车轮滚滚,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如雷的声响;
一千五百名女子弩箭营则整齐地分列在车队两侧,她们身披轻甲,身姿矫健,背后背负着箭弩,腰间悬着的箭囊在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秦洛策马靠近沈青河,压低声音说道:“青河,前方三里处便是朱仙镇外的‘鹰嘴峡’,那里地势极为险要,必须防备金军在此设下埋伏。”
沈青河微微颔首,目光敏锐地扫过两侧山崖,迅速传令:“车队分作三批行动——第一批伪装成商队,由陈希带领,沿着官道前行,吸引敌军视线;”
“第二批绕行北麓密林,江云率领女子弩箭营在那里埋伏策应;而押运真粮的第三批,我们走蔡河,隐藏行迹。”
众人分头行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宋女粮官:我靠种田喂饱岳家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