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台下那一张张稚嫩脸庞上写满了诚挚,王猛心中也是颇为感慨,实验班的学生这股学习劲头的确不一样,学校这种看似阶级制地划分的确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一批热爱学习的学生。
“那我们还是先说英语吧,关于英语单词的学习记忆方法上次在英语课上我已经讲过一次了,但说的可能有点多,方法上可能很多地方并不适合大家,毕竟大家都是初学者,也没有多少精力和时间去分析它们背后的造词逻辑。所以关于这个方法,还是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不过我所提的联想记忆法还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思考,帮助大家记忆,比如happy和unhappy两个单词前缀加un翻译就截然不同的用法。再比如“-less”作为后缀,加在名词或动词后构成形容词,语义就偏贬义,比如大家知道hope是希望,而hopeless就是没有希望。多掌握这种内在联系,也能帮你快速掌握很多单词记忆的技巧。
单词之外,英语应试我们还需要学习的就是语法。可能很多人觉得它又复杂又难懂。其实语法没那么可怕,它就像一套规则,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则,你就能把英语句子说得通顺、写得正确。可以从简单的句子开始分析。比如“I like apples.”,这是一个简单的主谓宾结构的句子,“I”是主语,“like”是谓语,“apples”是宾语。多找些这样的句子,分析它们的结构,慢慢地你就能摸清语法的门道了。
当然应试这个东西,需要的还是做题,多做语法练习题。做题就像打游戏闯关一样,每做对一道题,你就离成功近了一步。不过我要说的是做完题后一定要认真看答案解析,分析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关于英语,我最后再说一点,我一直认为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老师,大家可以培养些英语方面的爱好,比如平常看些英语电影,听些英文歌,不仅可以娱乐,一定程度上还能培养你的语感,在这些空闲娱乐的时间里通过这种方式接触和记忆新的单词,可能你会记得更深刻,好,那么以上就是我关于英语应试学习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大家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王猛说完然后看向全班同学。
很多干货实在是上次在英语课上讲过了,王猛原本还想扩展一番,可又觉得再讲一遍只多了一个语文老师的听众反而会让大家觉得自己没有其他干货了,所以再三考虑只是点了一下。
王猛的问题问完之后全班同学都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提问的,王东平率先说道:“你们都没问题吗?多好的机会啊。”。
不过纵然班主任发话,但依然没有“出头鸟”,王东平只好又道:“你们要是不问,那老师有个问题问你。”。
王猛没想到班主任居然发问了,连忙道:“王老师您问。”。
“听宋老师说你对英语单词的研究很深,我英文水平不行,所以我的问题就是你觉得英语和汉语的区别是啥?或者说你觉得这两种语言的优劣是啥?”,王东平认真道。
听着王东平这完全和英语学习方法完全不相关的问题,王猛也是有点懵,不过根据自己在后时代视频中看过一些博主发出的视频也很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语言结构、文化内涵、使用场景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各具特色。英语有着严谨的语法结构。它通过时态、语态、单复数等规则,把句子搭建得规规矩矩。比如,“I eat an apple”(我吃一个苹果)和“I ate an apple”(我吃了一个苹果),仅仅一个动词形式的变化,就清晰地表达了动作发生的时间。而汉语则完全没有英语那么多复杂的形态变化,“我吃饭”和“饭吃我”,同样的三个字,顺序一变,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同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文化的强调个人主义和理性思维,所以英语表达往往比较直接、客观。而我们的文化表达更加含蓄、委婉。我们常常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想法。比如用“月亮”来寄托思念之情,用“梅花”来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正是因为这种灵活性我们才能够创造出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意境深远的诗句,充满了想象力和艺术感。”。
王猛顿了一顿,而后继续道:“至于王老师说的优劣,总的来说各有千秋吧,但我的观点是中文更高级。除了前面我陈述的观点外,汉语的词汇则以形象直观着称,就像搭积木一样,我们目前创造出来的文字包罗万象,就算出了个新事物或者新产品,我们很快就能找到适合形容它的词汇。比如“电脑”,就是“电子”和“大脑”的结合,可以说言简意赅,一目了然。
而英语一旦出现新东西就得不停创造词汇,我再举个通俗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奶牛的英文是cow,但它身上产的牛奶却是milk,形容牛肉又成了beef,牛腿是corbel,大家说这些单词有啥关联?而我们中文以牛为半径,可以完美地形容任何和牛有关的事物,牛头,牛鼻,牛腿,牛角等等等等。
当然高级的背后就是学习成本的增加,但需记忆大量独立汉字,学习初期难度比英语大多了,但只要入了门后面就能体会到中文的强大,领略到汉字背后蕴含着几千年来的文化和智慧。”。
王猛说完,王东平当即一脸赞叹地鼓起了掌,然后带动全班同学掌声连成一片。
“厉害厉害!我还从来没想过这些!的确不简单!!”,王东平一边鼓掌,一边毫不吝啬地夸赞。
王猛挂起笑容应对,心道全靠后时代各大博主爆炸性的知识输出,你让我一个文科生现在说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甚至是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哥么高低都能给你整两句。
短视频时代的知识输出和传递,比起当下高了不止一个档次,简单的动画结合解说和字幕,看起来让人非常容易理解并接受新知识。
“既然没人问,那王猛你就继续分享吧。”,王东平看了看台下依然没有人举手便对着王猛说道。
王猛点点头继续道:“接下来分享语文和历史的学习方法,这两科我放在了一起,因为在我看来他们本就是一体的。语文中我们学的古文,其创作背景相关知识其实就是历史。比如我们熟的不能再熟的两位唐朝诗人李白和杜甫,李白写的诗浪漫豁达,文采斐然,号称诗仙,因为他所生活的唐朝正是最辉煌、最鼎盛的时期,国家强盛,万国来朝,所以他的诗才会那么浪漫。
而号称诗史的杜甫,到了后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国家破碎,战乱不休,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他的文笔怎么可能像李白那么昂扬向上,他亲身经历长安陷落、被俘逃亡、投奔肃宗等重大事件,这些经历成为其诗歌中直击战祸惨状的核心素材,这才写出了《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巨痛,以及“三吏”“三别”对战争中民众苦难的具象化呈现。
所以,我认为历史和语文一脉相承。而且语文和历史这两科都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语文阅读能提升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历史阅读则能丰富知识储备,加深对时代背景的理解。我读语文课外书时,会留意书中涉及的历史元素。读《三国演义》,就被里面精彩的战争描写和人物形象吸引,这促使我去了解真实的三国历史,对比小说与史实的差异。读历史书籍时,我又会关注书中的文学表达,看看作者的行文脉络和思路。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欣赏的金句也可以记下来,将它背会记牢,这样在进行大作文写作的时候就不缺素材不缺亮点了,文章自然也更生动。在学习中我会把语文和历史知识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网络。比如复习古代文学,可以同时梳理对应的历史时期。学习唐朝文学,就回顾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了解文学繁荣的原因。这样学习不仅能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还能强化对历史事件的记忆。”。
王猛这番话说地的确是肺腑之言,也是自小学以来养成的习惯,不过他做的这些大量阅读一方面是为了给写《斗破苍穹》积累素材,另一方面其实就是打发时间,对一个成年人来说,看书总比跟着一堆半大的娃一块刨土坑强吧...
倒是王猛说的这些还有一个很大漏洞,很快就被人指了出来。
“说地很好!”,王东平先夸赞了一番,随后就吐槽道:“历史还行,不过王猛你这语文成绩不太如意,是不是问题的根源在我这个老师身上?”。
王猛心道不好,连忙解释道:“完全是我自己的问题!不过目前参加了几次的语文考试,其实我的自我感觉一直还挺好,可不知道为何成绩总是上不去。”。
这也是王猛的比较费解的一个点,自己很自信以自己几十年的阅读量,尤其是近五年来的阅读量再加近乎千万字的文学创作,自己的文史知识在恒阳中学这个地方应该是数一数二的,甚至包括这些教语文的老教师。而且在考试过程中也很顺畅,但不知道最后成绩出来总是不尽人意,只是自己一直是年级第一所以也没有仔细研究过这个事情。
这番话王东平听了进去,沉吟片刻后说道:“嗯,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们下来探讨一下,你把这几次的语文试卷拿上找个时间来办公室找我。”。
王猛点点头,然后看向众人。不一会终于有人提问了,李珂举手问道:“王猛,你刚刚说地阅读积累,是指读哪方面的书?”。
“文史类都可以,中外名着,甚至是小说都可以。但如果你看小说,不要为了爽纯看剧情内容,要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就算是郭敬明的小说,虽然喜欢堆砌华丽词藻,但小说中有些句子段落写地也是很经典的。”,王猛认真道。
“那你看了多少本书了?”,李珂继续问道。
王猛想了想回道:“这个还不好量化,不过一般大家都知道的中外名着我应该都看过,其他的主要就是历史类的书我看的比较多,因为个人比较喜欢历史。我也推荐大家多去读读历史相关的书,看地多了你再看到咱课本上的诗词或者古文,你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话王猛当然是纯为了装比说地,又是一次面向结果编程。
“那你现在看到课本上新学的古诗和古文都能翻译吗?”,李珂追问道。
王猛笑笑,心想这不马上就有舞台了么,道:“当你知道了很多历史后就能知道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背景故事,更深层地理解他们的作品。不过对于我来说,基本上咱中学阶段学到的古诗,词,文言文我都已经学过了,如果再看到新的古文,我想应该会有帮助的。”。
李珂一脸惊讶道:“意思是初中的这些古文你都已经自学过了?”。
“准确地说,应该还包括高中。”,王猛不留痕迹地又装了叉。
此话一出,全班瞬间一片哗然。
这一旁的班主任王东平此刻的眼神中满是敬佩与欣赏,目光直直地落在王猛身上,然后对着全班同学感慨道:“同学们,什么是天才?老师我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哎,穿越了怎么还这么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