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峰会的余晖尚未散尽,“启明星”计划便迎来了它诞生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从小批量试产,迈向规模化量产。这不仅仅是数量的简单倍增,更是一场对供应链、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的极限压力测试。
顾知行坐镇指挥中心,面前巨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启明星”标准化模块的全球物料流向、生产线状态和订单交付进度。他的眉头始终没有完全舒展。来自北美一家大型科技企业总部园区的首批五十套“深度专注舱”订单,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整个团队头顶。这是“启明星”第一个规模化订单,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问题出在晶格材料的固化环节。”一名负责生产质量的工程师在视频会议中汇报,声音带着焦虑,“实验室环境下完美的温湿度曲线,在放大到量产车间后,出现了微小的波动,导致第三批次百分之十五的单元场传导效率低于标准阈值。我们必须停产调整。”
会议室里一片低气压。百分之十五的废品率,对于追求极致可靠性和成本控制的“启明星”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调整方案?”顾知行语气冷静,听不出情绪。
“需要重新校准整个固化区的环境控制系统,这至少需要四十八小时。而且……可能会影响本周末的发货节点。”工程师的声音越来越低。
“不能延迟发货。”david立刻反对,“北美客户对交付时间极其敏感,首次合作就延迟,会严重影响我们的信誉和后续订单。”
“但质量不达标,发出去就是自毁长城!”伊莎贝尔罕见地提高了音量,技术人员的执拗显露无疑。
林微光坐在主位,听着双方的争论。她理解david对市场信誉的担忧,更清楚伊莎贝尔对技术标准的坚持。这是规模化过程中必然遇到的矛盾——速度与质量的拉锯。
“停产调整。”林微光做出了决断,声音清晰,“david,你亲自与北美客户沟通,坦诚说明情况,强调我们是为了确保最终交付产品的卓越性能,争取他们的理解,可以适当提供一些补偿性优惠。伊莎贝尔,你带队进驻生产车间,必须在三十六小时内,找到并稳定固化环境的最优参数。”
她的决定,再次选择了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利益。顾知行微微颔首,显然赞同这个决策。
然而,就在伊莎贝尔团队奔赴生产现场,全力攻坚量产工艺的同时,另一股潜流,借着“启明星”量产遇阻的契机,悄然涌动。
周景明带着一份新的报告,找到了正在审阅北美客户沟通方案的林微光。
“林小姐,监测到新的舆论动向。”周景明的语气比平时更加严肃,“有几个匿名的行业分析账号,开始集中讨论‘普罗米修斯’技术路线的‘经济可行性’。他们引用我们尚未公开的、关于‘启明星’量产瓶颈的模糊信息,质疑其高昂的成本是否能够支撑大规模商业化,并暗示……这或许最终只是一个服务于少数精英的‘奢侈品’。”
报告还附上了一些投资圈内部流传的讨论片段,内容直指“普罗米修斯”业务单元的估值模型,认为其过于依赖前沿概念,缺乏清晰的盈利路径,尤其是在苏氏“生命茧房”凭借更低价策略抢占中端市场的对比下,显得前景不明。
这不再是针对她个人的抹黑,而是升级为对整个“普罗米修斯”商业模式和生存能力的质疑。时机抓得如此之准,显然不是巧合。
“苏氏在利用我们量产爬坡期的暂时困难,动摇投资者和潜在客户的信心。”林微光立刻看出了背后的意图。这是一种更高级、也更危险的攻击手段。
她沉吟片刻,对周景明说:“通知顾知行和david,一小时后开紧急会议。我们需要统一应对口径。”
一小时后,核心团队齐聚线上。
“我们必须反击。”david态度坚决,“不能任由这种质疑发酵。我建议立刻启动一轮小范围的媒体沟通,邀请几家关系良好的财经媒体,展示我们‘北极光’项目的成功数据和‘启明星’的明确市场规划,强调我们的长期价值。”
“治标不治本。”顾知行摇头,“真正的反击,是尽快解决量产问题,拿出过硬的产品,并用实实在在的订单和财务数据说话。在此之前,任何公关言辞在确凿的质疑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我建议,对外保持沉默,将所有精力集中在内部攻关上。”
又是两种不同的策略。
林微光思考着。量产问题确实是根本,但舆论的刀子已经架在脖子上,完全沉默可能被视为默认。
就在这时,她的加密通讯器收到了一条信息。来自陆时砚。内容依旧简短得令人窒息:
「量产数据,同步给我。」
「质疑者名单,周景明已备。」
林微光看着这两行字,心中一震。
他没有问进展,没有给建议,只是索要最核心的数据。
并且,他已经掌握了那些在背后煽风点火的人。
这是一种无形的威慑。他不需要亲自下场去辩论,他只需要掌握数据和对手。这比任何公开声明都更具力量。
她立刻将最新的量产问题报告和调整方案发给了陆时砚。
然后,她看向屏幕上的团队,做出了决定:
“按顾知行的方案执行。对外保持战略静默,所有资源优先保障量产攻关。david,准备好应对客户询问的标准话术,强调我们对质量的坚持。周景明,密切关注舆论,但暂不进行大规模公关回应。”
她选择了信任团队解决根本问题的能力,也选择了相信陆时砚在幕后掌控局面的力量。
会议结束。林微光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感受着来自量产门槛和外部质疑的双重压力。窗外,迪拜的天空依旧湛蓝,但她仿佛能看见,冰山巨大的阴影正笼罩在“普罗米修斯”的上空,既是庇护,也带来了更深的寒意与压力。
她知道,陆时砚正在注视着一切。他提供的不是温暖的鼓励,而是冰冷的武器(数据)和精准的靶心(对手名单)。
她必须更快地跨过量产的门槛。
不仅为了“启明星”,为了“普罗米修斯”,也为了向那片阴影证明,她有能力,独立驾驭这片越来越汹涌的商业海洋。
她深吸一口气,将目光重新投向屏幕上伊莎贝尔从生产现场发回的最新调试数据。
战斗,在两条战线上同时进行。
而她,没有退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星光偏要吻烟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