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新码头建成了。当第一艘华夏的万吨货运船靠泊在新码头时,全岛的人都涌到港口庆祝。货运船的船长看着宽敞的码头和先进的装卸机械,忍不住赞叹:“沧溟岛的码头比很多沿海城市的码头都先进,以后我们的合作会更方便!”林策站在码头的了望塔上,看着货船缓缓卸货,心里满是成就感——新码头的建成,标志着沧溟岛的海洋贸易正式启航,未来会有更多的货物从这里运向华夏,运向南海周边的国家。
他让人在码头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南海枢纽”四个大字。风吹过石碑,带着海水的咸腥味,林策知道,这只是沧溟岛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扩大渔业加工、提高采矿技术、建设更多的工厂,还要和华夏一起,应对南海周边的复杂形势。
1950年的冬天,沧溟岛和华夏的合作进入了新阶段。林策收到华夏发来的电报,说华夏的纺织厂急需棉花,希望沧溟岛能帮忙种植棉花;同时,华夏还承诺帮沧溟岛建设一座小型化肥厂,解决农业施肥问题。
“棉花适合在岛上的东坡种植,那里光照充足,土壤也肥沃。”林策立刻召集农业专家和岛民代表开会,制定棉花种植计划,“我们今年先试种5000亩棉花,明年再扩大到1万亩,既能满足华夏的需求,也能发展自己的纺织业。”他让人从华夏引进优质棉种,还派农业技术员去华夏学习棉花种植技术,确保棉花能顺利生长。
与此同时,华夏派来的工程师也抵达了沧溟岛,开始规划化肥厂的建设。化肥厂选址在岛西的工业区,靠近矿场和港口,方便原材料运输和产品出口。“这座化肥厂每年能生产1万吨化肥,不仅能满足沧溟岛的农业需求,还能出口给华夏和周边小岛。”工程师向林策介绍,林策听了很高兴,他知道,化肥厂的建成会让沧溟岛的农业产量再上一个台阶,也能为华夏的农业发展提供帮助。
年底的时候,沧溟岛向华夏交付了第一批棉花,共1000吨,同时还送去了5000吨鱼罐头和2000吨铜矿;华夏则向沧溟岛交付了化肥厂的主要设备,还派来了20名技术人员,负责设备安装和技术培训。在交接仪式上,华夏的联络员陈阳握着林策的手,真诚地说:“林岛主,感谢沧溟岛在华夏困难时期给予的帮助,这种互助共赢的合作,会让我们两国都变得更加强大。”
林策笑着点头:“我们都是华夏儿女,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未来,沧溟岛还会和华夏一起,在农业、工业、渔业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守护南海的和平与发展。”他站在码头,看着华夏的货运船缓缓驶离,心里充满了希望——1950年的沧溟岛,已经解决了吃饭问题,建立了初步的产业基础,还和华夏形成了深度合作的关系。接下来的几年,只要坚持发展,沧溟岛一定能在南海站稳脚跟,成为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岛屿。
当天晚上,林策在指挥部里更新了“五年规划”: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棉花种植”和“化肥生产”两个项目,同时计划在1951年建设纺织厂和造船厂,让沧溟岛的产业更加完善。灯光下,规划纸上的字迹清晰有力,仿佛在描绘着沧溟岛更加美好的未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建国了,怪谁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