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夏秋通商大会”的日子。前一天夜里刚下过一场小雨,清晨的南城空气格外清新,主街上早已被装点得焕然一新——商户们挂起了彩色的灯笼,镖局的兄弟帮忙搭起了整齐的棚子,书坊的孩子们则在街边贴上了自己写的“平安”“丰收”字样,整个南城都透着热闹的喜气。
辰时一到,知府和邻县的李县令一同走上主街的高台,敲响了大会的铜锣。随着“咚”的一声响,街上瞬间沸腾起来——绸缎庄的伙计展开了新织的云锦,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药材铺的掌柜现场讲解药材的用法,围满了询价的百姓;邻县的茶商则煮好了新茶,免费请大家品尝,茶香飘出老远。
林天和赵青带着镖师们分散在街道各处,维护着秩序。看到有老人被人群挤得站不稳,林天立刻上前扶住,还找了个靠路边的位置让老人坐下;赵青则帮着商户们照看货物,遇到有人问价,还会笑着帮忙介绍。石猛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帮着搬东西,一会儿给孩子们分发糖果,脸上满是笑容。
苏婉儿带着书坊的孩子们在高台旁的空地上表演节目。丫丫和几个孩子一起朗诵新学的诗歌,声音清脆响亮;还有几个孩子现场写毛笔字,写下的“通商惠民”四个大字,引得围观的百姓阵阵叫好。李县令看着孩子们,对知府感慨道:“南城的孩子这么懂事,都是苏小姐教得好啊!”
正午时分,大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知府和李县令一起宣布,为了庆祝通商顺利,两县决定减免商户三个月的通商税费,还会拿出一部分粮食,分给生活困难的百姓。消息一传开,街上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商户们纷纷拱手致谢,百姓们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林天趁着间隙走到书坊的摊位旁,苏婉儿正给孩子们递水。看到林天过来,她笑着递上一杯凉茶:“忙了一上午,快歇歇。”
林天接过凉茶,喝了一口,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轻声道:“现在的南城,真好。”
“是啊。”苏婉儿点头,目光扫过街上的人群,“以前总觉得,安稳的日子离得很远,现在才知道,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能守住这份热闹。”
这时,石猛和赵青也走了过来,石猛手里还拿着一个刚买的糖人:“林兄弟,苏小姐,你们看!这糖人做得真好看,给孩子们带回去。”
赵青则笑着说:“刚才邻县的茶商跟我说,以后每月都会送新茶到南城,还想跟咱们镖局长期合作,让咱们负责茶叶的运输。”
林天点头:“这是好事,以后通商的路子会越来越宽。”
傍晚时分,通商大会渐渐接近尾声。商户们的货卖得差不多了,百姓们也提着买到的东西,开开心心地往家走。林天和苏婉儿并肩走在街道上,看着商户们收拾摊位,听着孩子们的笑声,心里满是安稳。
走到书坊门口,苏婉儿忽然停下脚步,看向林天:“林师傅,你说,以后的南城,会不会一直这么好?”
林天看着她,认真地点头:“会的。只要我们还在,只要大家还像现在这样团结,南城就会一直这么好,岁岁安康。”
苏婉儿笑了,眼中映着街边的灯笼,格外明亮。
当天晚上,威远镖局再次摆起了宴席。知府、李县令、商户们还有镖局的兄弟都来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酒,聊着通商大会的趣事,说着未来的打算。笑声、说话声在院子里回荡,久久不散。
夜色渐深,宴席散去。林天站在镖局门口,看着南城的街道——灯笼还亮着,偶尔有晚归的人走过,脚步声轻快。他知道,南城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热闹、更多的安稳,而他会一直在这里,和苏婉儿、石猛、赵青一起,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这份岁岁安康的烟火气。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唐烧烤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