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端着新沏的六安茶走进议事厅时,春日暖阳正透过茜纱窗,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花影。探春坐在主位的紫檀木椅上,面前摊着账本,李纨在一旁安静地做着针线,宝钗则立在窗前欣赏字画。
“平儿来了。”探春抬头看见平儿进来,指了指脚踏,“坐吧。”
平儿谢了坐,却只敢挨着脚踏边沿坐下。
探春将账本推到她面前:“我正为头油脂粉的事烦心。姑娘们每月有二两月银,头油脂粉又另支二两,这不是重叠了么?”
平儿笑道:“姑娘有所不知,那二两月银原是备着姑娘们临时使唤的,脂粉钱另是买办采买......”
“正是这买办不妥。”探春打断她,“我冷眼瞧着,各房姊妹都是现拿钱另买,可见买办采买的要么迟延,要么以次充好。”
宝钗转过身来,唇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三妹妹这才理家几日,倒比积年的管家还明白了。”
平儿忙道:“宝姑娘说笑了。买办采买次货,原是怕采买好的会得罪同僚——他们宁可得罪里头的,也不敢得罪外头的。”
探春冷笑一声:“所以钱费两起,东西白丢一半?不如把买办这一项蠲了。”
这时宝钗缓步走近,手指轻轻抚过案上的青玉镇纸:“三妹妹可知朱夫子有篇《不自弃文》?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
探春抬眼看向宝钗:“宝姐姐读的书多,我却觉得这些不过是勉人自励的虚比浮词。”
“哦?”宝钗挑眉,“三妹妹才办了两日事,就把朱子都看虚浮了?再出去见识些利弊大事,怕是要连孔子也看虚了。”
我添茶时,看见探春指尖微微发白。李纨忙打圆场:“叫了平儿来,不说正事,倒对讲起学问来。”
宝钗轻笑:“学问中便是正事。不拿学问提着,这些俗务都要流入市井去了。”
探春深吸一口气,转而说起园子的事:“年里在赖大家,见他家花园不及咱们一半,一年竟有二百两收益。咱们园子若好生经营,一年四百两也不在话下。”
平儿眼睛一亮:“姑娘这主意妙极!只是......”她顿了顿,“二奶奶早有此心,只是不好开口。毕竟姑娘们住在园中,若为了省钱让人监管,倒显得小气了。”
宝钗忽然走到平儿面前,伸手摸了摸她的脸:“我瞧瞧你这嘴是什么做的。从早到现在,你说的话一套接一套,不奉承三姑娘,也不说你奶奶想不到,总是三姑娘说一句,你就有一套话等着。”
平儿垂首道:“奴婢不过是照实回话。”
“好个照实回话。”宝钗转向探春,“三妹妹你细想,若真把园子交给下人经营,那些婆子为了赚钱,必定一枝花也不许人掐,一个果子也不许人动。到时候姑娘们要在园中赏玩,倒要和下人们争执不休了。”
探春神色微变。平儿忙道:“宝姑娘虑得是。不过二奶奶说过,只要立好规矩,断不会让姑娘们受委屈。”
李纨放下针线,柔声道:“这主意原是好的。省钱事小,园子有人精心打理才是正经。”
宝钗却似笑非笑地说:“大嫂子说得轻巧。只是这主意若传出去,外人该说咱们贾府已经艰难到要靠园子生利了。”
探春猛地站起身,又强自压下怒气:“既然宝姐姐觉得不妥,那就再议吧。”
平儿见状,悄悄对我使了个眼色。我会意,上前道:“三姑娘,老太太屋里的琥珀姐姐来问,今日的账目可还顺利?”
探春会意,顺势道:“劳你回老太太,一切都好。”
琥珀走后,厅内气氛愈发凝重。宝钗轻叹一声:“三妹妹别怪我多嘴。我虽是个客居的,却也把这里当自己家。有些事,原该多思量思量。”
平儿恭敬道:“宝姑娘金玉良言。不过二奶奶常说,治家如治国,该改革时就要改革。”
宝钗微微一笑:“二嫂子病中还这般操心?真是难为她了。”她转向探春,“不过三妹妹,你细想,若是二嫂子真赞成这主意,何不早提出来?偏要等你来说?”
探春抿紧嘴唇,没有作声。我看见她手中的帕子已被绞得不成样子。
平儿不慌不忙地回道:“宝姑娘有所不知,二奶奶早有意改革,只是碍着姑娘们住在园中,不好开口。如今三姑娘提出,正是恰逢其时。”
这时,一个小丫鬟端来点心。宝钗亲自取了一块茯苓糕递给探春:“三妹妹辛苦了,用些点心罢。”
探春却不接,只冷冷道:“我不过是个代理的,辛苦什么。”
李纨见局面尴尬,起身道:“我屋里还有事,先走一步。”
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我忽然想起凤姐昨日的话:“大奶奶是个不中用的,遇事就知道躲。”
宝钗望着李纨的背影,轻声道:“大嫂子总是这般......谨慎。”
平儿忙道:“既然三姑娘有了主意,我这就去回二奶奶。”说着行礼退下。
厅内只剩探春和宝钗二人。宝钗走到探春身边,替她理了理衣领:“三妹妹,不是我说你,这些事原不该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操心。知道的说你能干,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二嫂子故意推诿呢。”
探春猛地抬头:“宝姐姐这话什么意思?”
“我还能有什么意思?”宝钗笑容温婉,“不过是心疼你。你看你,这些日子都清减了。”
我默默收拾茶具,听见探春低声道:“多谢宝姐姐关心。”
晚霞满天时,我路过凤姐院子,听见里头传来平儿的回话声:“......宝姑娘今日句句都在挑拨,好在三姑娘明白。”
凤姐的声音带着倦意:“难为三丫头了......明日我亲自去议事厅。”
回到怡红院,黛玉正在抚琴,见我进来便问:“今日厅上可还热闹?”
我轻声道:“比戏台子还精彩呢。”
窗外,暮色渐浓。我想起探春独自坐在厅中的身影,忽然明白在这深宅大院里,有时候最难的,不是理家,而是应付这些看似关心实则别有用心的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红楼梦之花袭人准姨娘上位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